3月1日上午,以“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政策”为主题的广东省第二十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广州巨大创意产业园广场举办。活动由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承办,意在广泛动员社会大众了解、关爱、帮助听力残疾人士,为其营造健康成长、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省残联康复部部长何康木、副部长李再熙,省康复中心负责人何丽辉、副主任李春玉等领导参加现场活动。
图为康复部部长何康木向媒体讲解国家救助政策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有13.7万人,每年新生听障儿童2-3万人。我省有听力语言残疾人136万,其中0-6岁听力残疾儿童约1.3万,每年新增聋儿约0.19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年康复救助开展训练的各类0-6岁残疾儿童约1.3万。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残疾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其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 能使绝大多数听力残疾儿童显著改善功能,与健听儿童一样上学、就业,从而有效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图为听障儿童派发“爱耳日”宣传资料
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儿童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在2018年6月出台《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要求为包括听力残疾儿童在内的符合条件的各类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提供制度化保障。省委、省政府对残疾儿童的康复事业高度重视,在9月制定出台《广东省残疾儿童救助实施办法》,具体明确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内容、标准和申请审批工作流程,为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提供制度化保障。省残联也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救助政策,将儿童的康复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儿童康复教育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图为“爱耳日”活动现场
此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现场设置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宣传和解读摊位,向社会大众宣传国家为残疾儿童制定的康复救助政策。现场还开展听力康复专家义诊和咨询、助听设备检测和维护、听力知识问答、听力残疾儿童才能展示等活动。活动重点宣传少年儿童爱耳护耳知识和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大力宣传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政策、制度、手段、措施,推动建立健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全面营造关爱、帮助听力残疾儿童的社会氛围。
图为康复政策咨询现场
图为专家义诊现场
图为听力知识问答现场
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许多现场群众表示通过参加本次宣传教育活动,对听力残疾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会将相关知识分享给身边人,在爱护耳朵的同时,也关心听力残疾人士,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社会大环境中健康成长,实现自我。
来源: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办公室